--龙虾产业的科技先锋--董全旺
来源:中国水产养殖网 发布时间:2017-07-08 11:04 编辑:严涵
本网讯:十年前,为了带领全村人走出落后单一的农业耕作困境,改变村民收入低,农村发展慢的经济面貌,他只身前往江苏、洪湖、潜江等地考察学习,回乡后他潜心摸索龙虾养殖技术,随后在全村大力推广虾稻连作的成功经验,自担风险重新进行土地整合、分配利用,扩大综合养殖面积,组建龙虾养殖合作社,统一品种、统一规划、统一服务、统一产销。通过土地流转、土地分红、聘用工人等方式积极帮扶贫困户,如今的万丈村,“万里红”龙虾早已红遍万里,香飘万家。他就是我市唯一获得2016年湖北省七一表彰——“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”、武穴市科技特派员董全旺同志。
因地制宜 带头兴业促发展
万丈湖万丈村位于武山湖与太白湖之间的万丈湖农场,1957年由国家围垦造田而成,地势低洼湖田多,占地面积14000亩,全村711户,总人口2861人,当地人以水稻、棉花种植为主,受条件限制,其它经济作物难以种植,水稻每年只能种植一季,亩产收入长期在500—700元之间徘徊,遇到自然灾害或农产品价格下降,就会出现大量抛荒无人耕种、外出务工的现象。如何走出村子落后单一的农耕模式困境,成了压在科技特派员(万丈村党支部书记)董全旺同志心头的石头。2007年,他多次到水产、农业部门咨询,并深入到洪湖、潜江、江苏等地考察,认定龙虾、水稻的综合养殖模式,既符合低洼湖田自然条件,又是一个农业增效农工增收的好途径。了解了市场,确定了目标,得到了水产、农业、科技部门的支持和帮助,他说干就干,6组19户村民在他的带领下,建虾池500多亩,当年亩产收入1200元,增收500元,比单一水稻种植翻了将近一番。赚了“第一桶金”的董全旺依旧保持着清醒的认识,如何减少村民的养殖风险,如何打造产销一体化模式,如何带领全村实现共同富裕……时刻提醒着他进一步思考,进行土地整合,统一种养模式,组建龙虾养殖合作社,他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虾稻种养模式的华丽转变,全村养殖已经形成全覆盖,种养面积达12000亩,并在全市形成辐射效应,不断有周边的镇处、社区(村)前来借鉴成功经验。
科技为先 搞好服务做示范
“养虾是个技术活,养好虾一定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撑。”作为科技特派员的董全旺深知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的重要性。“虾池面积要适中,以20—35亩的规格为宜”、“围沟一般3米宽,1.5米深,解决插秧前虾苗寄养问题”、虾池要连成片,既能省去护网成本,又可以让肥料循环、水源流通。”虾稻连作模式是将稻田单一的农业种植模式提升为立体生态的种、养结合模式,可以充分利用稻田浅水环境和冬闲期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,龙虾改良了稻田土壤环境,增强了土壤保费增肥能力,吃掉了害虫,起到免耕除草的作用;水稻为龙虾提供腐蚀性植物养料,乘凉避暑的活动区域,蜕壳成长的稻桩,实现了虾肥稻香的双赢局面。”这些都是董全旺理论和实践双重标准检验下的“正经”,看似信手拈来,可为了将村里土地整合、重新就近分配、统一种养模式推广、组建万丈湖万里红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,他可是自担风险将自己的全部家当压上去了,前前后后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土地整合,甘当人梯,以“不破楼兰誓不休”的决心去推动全村虾稻综合养殖。
当然,作为资深的科技特派员,他提供的技术服务远远不止这些。他每年至少组织3次技术交流会,一是“请进来”,把外地的一些龙虾养殖专家,进行培训讲座;二是“走出去”,组织各个村的养殖户到江苏、洪湖、潜江等地考察,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;三是“重交流”,让养殖户把自己的养殖经验、养殖技术进行交流、汇总、提纯、推广。他还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科技特派员,组建两个龙虾养殖交流群,一个对外,及时了解全国各地养虾的信息,市场走向、行情;一个对内,及时推送养虾的信息,通知喂料时间、近期虫害防御。全村的养殖户能第一时间了解市场,达到了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的最优化效果。
组织合作 脱贫致富奔小康
“我们只负责养虾,销路的事情我们不用担心,合作社都联系好了。”养殖户董志鹏开心地说道。其实在合作社成立之初,董全旺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,最大限度地降低村民养殖风险,最大限度地提高村民的经济效益,最大限度地免去村民的后顾之忧。合作社采取统一规划建造虾池,统一提供优良种苗,统一配送龙虾饲料,统一提供技术服务,统一进行收购销售的一条龙式服务。全村的虾稻养殖面值也由当初的500亩扩大到如今的12000亩,“一季稻两季虾”立体生态养殖模式,使当地亩产平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,人均增加收入8000多元,为发展当地经济作了巨大贡献。
为帮助贫困户彻底走出困境,董全旺对16户贫困户进行了针对性扶贫,其中自己养殖8户,人均8亩地;通过土地流转、土地分红形式4户;通过招工补助4户。此外,合作社对贫困户免费建池、免费提供草种、免费提供虾药,每户免费配送1吨饲料,加强日常的技术指导和协助管理,目前,16户贫困户借助“龙虾产业”,均已实现脱贫致富。
“真是感谢董书记,要不是他前前后后2个多月多次上门做工作,又帮我们免费挖池,免费教我们养殖,我们的日子也不会一天天好起来。”采访结束时,困难户胡利霞对我们说道,口里念念不忘地提着这位“虾书记”,对这位龙虾产业的“科技先锋”赞不绝口,这是一种由衷的、发自肺腑的群众声音。
更多精彩阅读:
江苏新闻周刊凯发唯一官网登录的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江苏新闻周刊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因作品内容、凯发唯一官网登录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致电025-66066100 66066101,联系邮箱:724922822@qq.com。
| | | | | ")); | "));
江苏苏讯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凯发唯一官网登录的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--20160159
本站法律顾问:江苏衡鼎律师事务所 律师
凯发唯一官网登录 copyright © 2011 025ct.com, 025ct.com.cn,025ct.net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中国·南京 客服电话:025-66066101 66066100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006号